【导语】:考生须按规定日期填报志愿,各批次志愿填报时间均为每天的9:00—18:00,各批次填报志愿具体时间可查看正文。
2024山东高考填报志愿时间及要求
(一)填报志愿时间。
考生须按规定日期填报志愿,各批次志愿填报时间均为每天的9:00—18:00。
时 间 |
工作内容 |
备 注 |
6月26日前 |
公布夏季高考、春季高考成绩;公布各类相关分数线。 |
|
6月28日至7月7日 |
开放志愿填报辅助系统(适用于普通类、体育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艺术类本科批第1次志愿和春季高考本科批第1次志愿填报)。 |
|
6月29日 (9:00—18:00) |
填报普通类提前批第1次志愿(含高水平运动队)和体育类提前批第1次志愿; 填报艺术类本科提前批第1次志愿;填报春季高考本科提前批(仅限技能拔尖人才填报)第1次志愿。 |
填报志愿 |
7月1日至7日 |
普通类提前批军事、公安、定向培养军士生等院校组织面试、体检。 |
|
7月5日至7日 (每天9:00—18:00) |
填报普通类特殊类型批志愿;填报普通类常规批和体育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均为本科计划);填报艺术类本科批第1次志愿;填报春季高考本科批第1次志愿。 |
填报志愿 |
7月11日 |
公布艺术类本科提前批第1次志愿录取结果。 |
|
7月12日 |
公布普通类和体育类提前批第1次志愿、春季高考本科提前批第1次志愿录取结果。 |
|
7月12日 |
公布普通类提前批、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和体育类提前批第2次志愿计划; 公布春季高考本科提前批第2次志愿计划。 |
|
7月13日 (9:00—18:00) |
填报普通类提前批、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和体育类提前批第2次志愿; 填报春季高考本科提前批第2次志愿。 |
填报志愿 |
7月16日 |
公布普通类提前批、艺术类本科提前批、体育类提前批和春季高考本科提前批第2次志愿录取结果。 |
|
7月19日 |
公布艺术类本科批第1次志愿、体育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春季高考本科批第1次志愿录取结果。 |
|
7月19日 |
公布艺术类本科批第2次志愿、春季高考本科批第2次志愿、体育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计划。 |
|
7月19日至20日 |
开放志愿辅助系统(适用于艺术类本科批第2次志愿和春季高考本科批第2次志愿)。 |
|
7月20日 (9:00—18:00) |
填报艺术类本科批第2次志愿、春季高考本科批第2次志愿。 |
填报志愿 |
7月21日 |
公布春季高考本科批第2次志愿录取控制分数线。 |
|
7月22日 |
公布普通类特殊类型批、普通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录取结果 |
|
7月22日 |
公布普通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计划。 |
|
7月23日 |
公布艺术类本科批第2次志愿、春季高考本科批第2次志愿录取结果。 |
|
7月23日至26日 |
开放志愿填报辅助系统(适用于普通类和体育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艺术类专科批第1次志愿和春季高考专科批第1次志愿填报)。 |
|
7月24日至26日(每天9:00—18:00) |
填报普通类、体育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含剩余本科计划和所有专科计划);填报艺术类专科批第1次志愿、春季高考专科批(含技能拔尖人才)第1次志愿。 |
填报志愿 |
7月30日 |
公布普通类和体育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艺术类专科批第1次志愿、春季高考专科批(含技能拔尖人才)第1次志愿录取结果。 |
|
7月30日 |
公布普通类和体育类常规批第3次志愿、艺术类专科批第2次志愿、春季高考专科批第2次志愿计划。 |
|
7月30日至31日 |
开放志愿辅助系统(适用于普通类、体育类常规批第3次志愿;艺术类专科批第2次志愿和春季高考专科批第2次志愿)。 |
|
7月31日 (9:00—18:00) |
填报普通类、体育类常规批第3次志愿;填报艺术类专科批第2次志愿、春季高考专科批第2次志愿。 |
填报志愿 |
8月2日 |
公布普通类和体育类常规批第3次志愿、艺术类专科批第2次志愿、春季高考专科批第2次志愿录取结果。 |
|
8月3日至4日 (每天9:00—18:00) |
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双录取学生选择确认。 |
(二)填报志愿要求。
1.考生填报志愿须符合高校招生类别和专业(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
2.考生应根据报考类别和层次,结合成绩,参照各高校分专业招生计划或网上公布的缺额计划、高校《招生章程》等,通过互联网填报志愿。
3.考生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志愿,因考生漏报或失误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在填报志愿规定时间内最多可以修改5次志愿信息,并以最后一次填报(修改)提交的信息为准。凭登录密码和手机短信验证密码上网填报的志愿信息,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窃取、篡改他人账号密码及志愿信息的行为均属违法。为确保公平公正,志愿填报时间结束后,不受理补报志愿申请,不允许修改、放弃已填报的志愿。
4.考生志愿是投档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必须由考生本人亲自填报,不得由他人代替。学校和教师不得代替学生统一设置报考密码,不得干预考生填报志愿,不得代替考生填报志愿,也不得接受考生委托填报志愿。考生应妥善保管本人登录密码和手机短信验证密码,因考生本人泄露密码或由他人代为填报而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5.各县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及高中学校要做好考生填报志愿的指导工作,为不具备条件的考生提供场地、设备、上网条件及其他必要的帮助。各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要加强政策宣传,帮助考生了解招生政策;要严格执行填报志愿工作程序,加强考生志愿信息管理;要加强对考生填报志愿的信息服务,准确提供有关高校和专业的招生信息。